芋性斑点病

芋性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圆形或近圆形细小斑点,横径1~3毫米不等,后转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具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间变为灰白色,四周黑褐色,病部易穿孔。发病叶片病斑数量较多,病症一般不明显,严重时数个病斑可相连合为暗褐色小斑块,潮湿时触之有质粘感。

芋性斑点病发生特点

此病由芋假单胞杆状菌Pseudomonascolocasiae(Takimoto)OkabeetGoto侵染引起。病原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或粘附在球茎表面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随时可以侵染寄主。病菌借助于雨水溅射传播。雨水多的年份发病多,且易在雨后发病。

芋头性斑点病传播途径

芋头性斑点病的病原主要在种子上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随时均可侵染。

芋头性斑点病发病原因

芋头性斑点病在雨后易发病。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