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枝枯病

月季枝枯病又名月季普通茎溃疡病或梢枯病等,是由蔷薇小壳霉引起的植物疾病。在世界各地月季种植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造成较大损失。除月季外,还为害玫瑰等蔷薇属花卉。

月季枝枯病症状

月季枝枯病限于在茎杆上发生溃疡斑,初在茎上发生小而紫红色的斑点,小点扩大,颜色加深,边缘更加明显。斑点的中心变为浅褐色至灰白色。围绕病斑周围,红褐色和紫色的边缘与茎的绿色对比十分明显。病菌的分生抱于辞呈微小的突起出现。随着分生抱了器的增大,其上的表皮出现了纵向裂缝,潮湿时涌出黑色的泡子堆,此为该病特有的症状。发病严重时,病斑迅速环绕枝条,病部以上部分萎缩枯死,变黑向下蔓延并下陷。

月季枝枯病病原

病原为蔷薇小壳霉菌(Coniothyrium****e-liiSa℃℃),属腔孢纲、球亮孢目。分子孢子器埋生于枝条表皮下,扁球形,器壁黑色,直径180~250微米。分生炮子近球形、短椭圆形或卵形,大小为2.5~4.5X2.5~3.0微米,有色。分生孢子梗短,无色。[2]

月季枝枯病发生规律

病菌在茎枝的患病组织内越冬,有性阶段于翌年早春在病枝上形成。随后由产生的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水溅传播成为初浸染源。一般通过休眠芽或伤口侵入而较注从无伤表皮侵入。整个生长季主要由分生孢子浸染、传播和为害,有再浸染。

由于病害主要从伤口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萌芽和生长的适温度较高,为28-30℃,故夏季发病较重。干旱胁迫会使病害加重,这主要可能由于寄主受旱抗性降低之故。

月季枝枯病发病特点

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有些地方以子囊壳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特别是修剪伤口、嫁接伤口侵入。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湿度大、管理跟不上、过度修剪发病重。广州6-9月发病。[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