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2014/3/6 1988.TV病虫害图谱

我国近些年的研究明确了玉米在播种期、施氮肥量、前茬作物和气象因子都会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程度产生影响。此外菌源量大,品种抗病性差,不良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粗放也是弯孢霉叶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有报道称在玉米生育期增施氮肥促进玉米健壮,叶片浓绿,可提高抗性;相反,缺乏营养特别是氮肥不足玉米抗性明显下降,因此玉米的生理状况通过影响其抗病性也会对该病的发生程度产生影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一种性病害,经对采自我国不同省份的病害标样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证明在我国引起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Wakk.)Boed.。新月弯孢菌在培养中表现有以下形态特征:菌落圆形,周缘整齐,气生菌丝绒絮状,灰白色。多数分离物菌落气生菌丝少,从中央向周围渐变为墨绿色,菌落背面呈橄榄色;产孢量大

由于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与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该病害的防治应采用以除侵染源为先导,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利用生物、化学手段以保护无病区,控制初发病区,治理老病区,更好的控制和防治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保证玉米高产优质。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