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病的防治依据及方法

2014/3/6 1988.TV病虫害图谱

玉米黑粉病病菌可侵染玉米幼苗、茎节、腋芽、雌穗、雄穗、叶片和根的幼嫩分生组织,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瘤状物。病瘤初为白色,内部亦为白色,肉质多汁,迅速膨大后逐渐变黑,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雄穗上部分小花受到侵染,则长出囊状或角状的小瘤,常数个病瘤挤在一起,穗轴上生病瘤后,引起穗轴屈折,呈各种畸形。

(1)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黑粉病的根本措施。

(2)玉米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播种前,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越冬菌源。堆沤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发酵。

(3)挢病田实行2~3年轮作,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抽雄前后不要受旱。去雄前摘除田间病瘤。

玉米黑粉病是由黑粉菌引起的危害玉米穗部的病害。常见的种类有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其中瘤黑粉病遍布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在我国也有广泛分布。当黑粉菌侵染玉米植株的腋芽、叶片基部、雌雄穗等具有分生能力的地上部分后,会随着上述各个结构迅速生长,在侵染部位形成大大小小的病瘤。病瘤初呈银白色,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过一段时间后,病瘤表面变暗,略带浅紫红色,内部则变灰至黑色,失水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由于黑粉菌菌丝扩展距离不大,基本上是局部侵染,如果雌穗上半部出现病瘤,其余部分还能够结实,这一特征是黑粉病与丝黑穗病的主要区别。防治上述病害的主要措施是:选育抗病良种;清洁田间和实行轮作,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如用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等杀菌剂拌种、浸种或药土盖种等。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