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斑病

草莓白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斑,大多发生在老叶上。

基本内容/草莓白斑病

中文别名:草莓白斑病、草莓叶斑病

病原中文名称:草莓柱隔孢,有性世代为草莓球腔菌

病原拉丁学名:Ramulariatulasneii,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fragariae.

病原分类地位:界、半知菌类(无性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暗丛梗孢科、柱隔孢属

界、子囊菌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球腔菌属

主要寄主:浆果类、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等植物

危害部位:叶、叶柄、果梗、嫩茎、浆果、种子

传播因子:种苗、病残体、土壤

危害症状/草莓白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斑,大多发生在老叶上。叶柄、果梗、嫩茎和浆果及种子也可受害。叶上病斑初期为暗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2~5毫米大小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心部灰白色,略有细轮纹,酷似蛇眼。病斑发生多时,常融合成大型斑。病菌侵害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边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使之丧失商品价值。

病原形态特征/草莓白斑病

草莓柱隔孢菌(Ramulariatulasneii.);属界、半知菌类(无性菌类)、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柱隔孢属。分生孢子梗丛生,无隔膜,30μm×3~4μm,分生孢子无色,圆柱形,单胞或1~2个隔膜,16~35μm×3.5~4.5μm,

有性世代为草莓球腔菌(Mycosphaerellafragariae.),属界、子囊菌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球腔菌属。子囊座多在秋季形成,淡很少见,球形或扁球形,黑色,直径90~130μm.子囊长圆形或棍棒形,束生,子囊孢子卵形,双胞,无色,一端略尖,13~15μm×3~4μm。

浸染循环/草莓白斑病

病菌以病斑上的菌丝或分生孢子越冬,也可产生细小的菌核越冬,还有的以产生的子囊壳越冬,越冬后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后期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病菌生育适温为18~22℃,低于7℃或高于23℃发育迟缓。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重茬田,管理粗放及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品种间抗性差异显着。因都卡、新明星等较抗病。

发病因素/草莓白斑病

(1)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易发病。

(2)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过嫩,虫伤多的易发病。

(3)种苗带菌,或有机肥没有腐熟易发病,温暖、高湿、多雨发病重。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