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菌核病

莴苣菌核病属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孢子囊和囊孢子,经风雨传播,从植株衰老的部位侵入。田间再侵染主要由菌丝接触感染,扩大蔓延。田间发病适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因此,低温潮湿、植株密度过大等,都有利于本病发生。

莴苣菌核病病害症状

莴苣菌核病主要危害结球莴苣的茎基部或茎用莴苣的基部。在莴苣整个生育期均发病,苗期发病,通常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即可造成幼苗成片腐烂倒伏。但发病盛期多出现在生长后期,植株近地面茎基部或接触土壤中衰老叶片边缘、叶柄先受害,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发展后成软腐状,并在被害部位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期产生菌核。菌核初期为白色,后逐渐变为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病株叶片凋萎,生长不良,呈青枯状萎焉,发病严重的植株常整株腐烂瘫倒。留种植株发病后期,剥开茎部,内壁可见有许多黑色菌核。通常菌核病引起的腐烂没有恶臭,有别于性软腐,但若两病混发时,也会伴恶臭味。菌核病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发病部位软腐,并产生棉絮状菌丝体和鼠粪状菌核。

莴苣菌核病发病规律

菌核在土中越冬,萌发时产生子囊盘及子囊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或农具传播,从植株的衰老部位侵入。莴苣生长中后期发生较多,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5~24℃;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适感病生育期在根茎膨大期到采收期。发病潜育期5~10天。

长江中下游地区莴苣菌核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年度间早春多雨或入梅早、雨量多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前茬作物菌核病严重,残留菌核量多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莴苣菌核病病原描述

病原为,中文名: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ert)deBery),属子囊菌亚门。菌核球形至豆瓣形或鼠粪状,直径1-10毫米,可生子囊盘1-20个,一般5-10个。子囊盘杯形,展开后盘形,开张在0.2-0.5厘米之间,盘浅棕色,内部较深,盘梗长3.5-50毫米。子囊圆筒形或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大小113.87-155.42×7.7-13微米。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单胞,无色,大小8.7-13.67×4.97-8.08微米。

菌核由菌丝组成,外层系皮层,内层为细胞结合很紧的拟薄壁组织,中央为菌丝不紧密的疏丝组织。菌核无休眠期,但抗逆力很强,温度18-22℃,有光照及足够水湿条件,菌核即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子囊盘。菌核萌发时先产生小突起,约经5天伸出土面形成子囊盘,开盘经4-7天放射孢子,后凋萎。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