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轮斑病

草莓轮斑病危害广泛,我国各草莓产地普遍发生,个别地区发病严重,以草莓育苗地和露地栽培危害较重。草莓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椭圆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此为该病明显特征。

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围黄褐色,边缘红色、黄色或紫红色,病斑上有时有轮纹,后期会出现小黑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枯死。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亦称草莓“V”型褐斑病。

草莓轮斑病发生环境

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适温度为25~30℃。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草莓轮斑病主要发病时期是6月中下旬(梅汛期)至9月之间,特别是在夏秋季高温高湿季节发病尤为严重。

年度间夏秋季气温偏高,降雨量过多年份,易诱发此病。草莓重茬地及苗床水平畦漫灌水发病重。

草莓轮斑病发生特点

此病由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的拟点属Phomopsisobscurans侵染所致。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叶组织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到翌年6~7月份气温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和空气传播进行侵染,而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