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炭疽病

香蕉炭疽病(Calletotrichummusae)又称黑腐病,熟果腐烂病,各蕉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果实,贮运期间发病为严重,损失很大。香蕉炭疽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蕉区。此病在蕉园的花果期就开始发生,但在贮藏运输期间为害烈,造成很大损失。

香蕉炭疽病疾病症状

本病属性病害,由香蕉刺盘孢菌引起。果实被侵染后,在成熟果实的果柄和表皮上出现褐色圆形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展并相互连结成不规则形的大斑点,2~3天内整个果实变黑腐烂,病部上着生许多粉红色粘状物。未成熟的果实其病斑明显凹陷。外缘呈水渍状,中部常纵裂,露出果肉。果柄和果轴上的病斑为不规则形,严重时变黑干缩或腐烂,表面着生许多红色小点,即病原物。

香蕉炭疽病病原特征

香蕉炭疽病的病原菌称为香蕉盘长孢(GloeosporiummusarumCookeetMass),属半知菌亚门。在自然条件下,病菌只产生无性阶段,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孢,聚一起时呈粉红色。香蕉炭疽病菌适生长温度为25-30℃,在果上病害发展适温度为32℃。在病斑上产生的粉红色粘质团,是由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组成。分生孢子盘扁球形,无刚毛。分生孢子梗短杆状,无色,不分枝,分生孢子椭圆形,两端钝圆,单胞,无色。

香蕉炭疽病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叶片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积占果和叶面积约1/16;

2级:较多病斑,病斑面积占果和叶面积约1/8;

3级:病斑面积占果和叶面积约1/4,或病斑在叶基部1/2内的主脉上;

4级:病斑面积占果和叶面积约1/2,或叶病斑在叶基部;或芽期出现病斑

5级:病斑面积占果和叶面积约3/4,或叶片严重畸形,或掉叶,或芽枯死

炭疽病病斑分类标准:

急性扩展型病斑:病斑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明显。

慢性扩展型病斑:病斑圆形或不规则,边缘明显,边缘深褐色,中央淡褐色;在老叶表现小红点或圆锥斑。

香蕉炭疽病发病机理

香蕉炭疽病的初次侵染源是带病的蕉树。蕉树病斑上的分生孢子由风雨或昆虫传播到青果上,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发芽侵入果皮。初病菌在果皮内发育得很慢,一直到果实将近成熟,特别是成熟后才迅速发育生长,在果上产生病斑。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此病菌可侵染蕉类各个品种,以香蕉受害重,大蕉次之,龙芽蕉受害较轻。果皮薄的品种较果皮厚的品种容易感病。果实含糖量在决定感病性中起重要作用:含糖分较高的品种较含糖分低的品种容易感病;果实含糖量与病斑大小和扩展期长短成正相关。

香蕉炭疽病传播渠道:

此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田间病株上越冬。翌年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孢子遇湿发芽,侵入寄主幼嫩器官。在绿果上常以附着胞或菌丝体潜伏在嫩果皮内,在果实成熟时才表现症状和产孢。在贮运期借病果与健果接触传播。熟果被病菌侵染后,病害发展迅速。高湿和高温适于本病发生。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