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梢腐病

甘蔗梢腐病是叶部染病幼叶基部缺绿黄化,较正常叶狭窄,叶片显著皱褶、扭缠或短缩的现象,由无性阶段半知菌类镰孢属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on;有性阶段子囊菌门赤霉属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Saw.)Wolle.造成。

甘蔗梢腐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甘蔗梢腐病

病原:无性阶段半知菌类镰孢属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on;有性阶段子囊菌门赤霉属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Saw.)Wolle.。

病害类型:

主要危害作物:甘蔗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甘蔗梢腐病为害症状

叶部染病幼叶基部缺绿黄化,较正常叶狭窄,叶片显著皱褶、扭缠或短缩。病叶老化后,病部现不规则红点或红条,有的变红组织形成不规则的眼形或菱形穿孔,有的形成边缘带暗褐色排列成梯形的病斑,叶缘、叶端也形成暗红褐色至黑色不规则形病斑,有的叶片展开受阻顶端出现打结状。叶鞘染病生有红色坏死斑或梯形病斑。梢头染病纵剖后具很多深红色条斑,节部条斑呈细线状,有的节间形成具横隔的长形凹陷斑似梯状。病部发生在茎的一侧时,造成蔗茎弯曲。发病严重时形成梢腐,生长点周围组织变软、变褐,心叶坏死,使整株甘蔗枯死。有些品种侧芽很少萌发。

甘蔗梢腐病病原形态特征

Gibberellafujikuroi(Saw.)Wollenw称藤仓赤霉,属子囊菌亚门。子囊壳偶尔在寄主病斑表面出现,球形或卵形,蓝紫色。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椭圆形,双细胞,分隔处缢缩。无性态为FusariummoniliformeSheldon称串珠镰孢,属半知菌亚门。菌丝纤细无色,分枝不规则,有时数条菌丝组合成孢梗束。分生孢子有两种:小型分生孢子单细胞,长卵形,大小6.5~11×2.8~3.5(µm),串生在分生孢子梗顶部;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具隔膜3~7个,大小30~65×3.5~4.2(µm),生在气生菌丝上或分生孢子座中。

甘蔗梢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株及腐生在土表的植株残体上的病菌,随气流传播蔓延,分生孢子落在梢头心叶上,遇有适宜的条件即萌发侵入甘蔗幼嫩叶片。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蔗田高温高湿或久旱遇雨或灌水过多易发病。氮肥不足、植株生长瘦弱或偏施、过施氮肥,植株组织柔嫩,生长过快发病重。粤糖54/176、粤糖57/423、顺糖66/166较感病。

甘蔗梢腐病发病规律

甘蔗梢腐病是性病害,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落到梢头心叶上,便萌芽发侵入幼嫩叶基部,侵入生长点附近的蔗茎,随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高温、高湿天气种植过密,过量施氮肥,生长过旺,组织柔嫩,均有利于病害流行。久旱遇雨或干旱后灌水往往病害发生如在广西南部1986年、1987年的7-9月高温多雨,梢腐病发生普遍;而1988年、4989年和1990年的7-9月干旱,梢腐病发生很少。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