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疤病

甘薯黑疤病,也称甘薯黑斑病。病原菌学名CeratocystisfimbriataEllis,etHalsted,主要为害幼苗和块根。幼苗发病,在地下根茎的白色部分及茎基部产生长椭圆形稍凹陷的黑色病斑,使病苗呈黑脚状。块根发病,初时产生黑色小圆斑,扩展后呈不规则形稍凹陷的黑绿色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状物,后中间散生黑色刺毛状物,其先端往往黏附有黄白色黏质小块。病部有苦臭味,剖开病部,周围组织由白色逐渐变为黑绿色。

甘薯黑疤病-症状(symptom)

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基部白色部分产生黑色、凹陷的梭形小斑。发病严重时,幼茎、种薯和须根变黑腐烂,薯块上的病斑呈黑褐色,圆形、椭圆型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凹陷,病组织坚实。切开病薯可见病斑下面的薯肉变为青褐色或墨绿色,有苦、臭味。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霉层和黑色刺状物。

甘薯黑疤病-病原物(pathogen)

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ztaEll.&Halst.),属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初期菌丝物色透明,老熟后呈深褐色或黑褐色,寄生于寄主细胞内或细胞间,病菌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有性阶段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或侧生的分生孢子梗内,成熟时从其内推出,分生孢子单胞、圆筒形、棍棒形或哑铃形,物色,两端较平截。厚壁孢子暗褐色,近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子囊壳基部膨大呈球形,具长喙,形似长颈烧瓶,顶端裂成须状。子囊梨形或卵圆形,子囊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物色,单胞,钢盔状。

甘薯黑疤病-病害诊断

主要为害幼苗和块根。幼苗发病,在地下根茎的白色部分及茎基部产生长椭圆形稍凹陷的黑色病斑,使病苗呈黑脚状。块根发病,初时产生黑色小圆斑,扩展后呈不规则形稍凹陷的黑绿色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状物,后中间散生黑色刺毛状物,其先端往往黏附有黄白色黏质小块。病部有苦臭味,剖开病部,周围组织由白色逐渐变为黑绿色。

致病菌为甘薯长喙壳菌。病菌子囊壳生在病斑中央,子囊壳基部球形,具有长颈,内生梨形子囊。子囊内生8个单胞,无色,钢盔状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圆筒形。厚垣孢子单胞,椭圆形,暗褐色,有厚壁。

甘薯黑疤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种薯、苗床及大田土壤里或贮藏窖内越冬。在北方,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3年,病菌能直接侵入幼苗根基部,也可从薯块上伤口、皮孔、根眼侵入。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种薯及幼苗,其次是土壤、肥料、水流等。病部产生的孢子也能由气流传播和农事操作时人为传播。病害再侵染频繁,病势一般发展很快。

病菌喜温、湿条件,土壤温度25℃左右,土壤湿度在60%时,适于发病。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贮藏时,窖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时易发病。重时造成烂窖。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