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基腐病

豌豆基腐病是一种病害,可侵染瓜类、茄果类、白菜、油菜、甘蓝等。主要发生在豌豆幼苗期。种子染病,引起烂种,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变为褐色至红褐色缢缩、腐烂。

豌豆基腐病-形态特征

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um,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mm,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7(um)。此外,PythiumdebaryanumHesse称德巴利腐霉,也可引起基腐病。

豌豆基腐病-传播途径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

豌豆基腐病-发病条件

病菌发育适温24℃,40~42℃,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或反季节栽培易诱发本病。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