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菌核病

菊花菌核病多雨季节发病较多,菌核借风雨传播,危害较大,可导致全株立枯。

菊花菌核病症状:

主要发生在近土表的茎基,有时也发生在茎中部。初期病部变色,逐渐扩展成不规则的大病斑,水渍状软腐。环境湿度大时,有白色菌丝出现在病斑处。当病斑围绕茎基一周时,叶枯萎、下垂,植株呈立枯状。在茎杆内外均可见到黑色的鼠粪样的菌核。当年发生在茎中时,病斑多出现在分枝处或叶柄基部,病斑呈暗褐色,病部以上的叶逐渐枯萎,也可向下方扩展,导致全株立枯。

菊花菌核病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核盘菌属的一种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中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合时,借风雨传播,以从伤口侵入为主。连作发病重。阴湿多雨季节发病亦重。前期作物为十字花科等蔬菜地时,发病重。

菊花菌核病防治办法:

1、选择通风透光良好的地段种植。植株间不宜过密。及时病残体。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1000倍液喷洒。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