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蒂蛀虫的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2020/6/13 1988.TV病虫害图谱

荔枝蒂蛀虫是为害荔枝的头号害虫,蒂蛀虫不仅严重危害果实,同时也危害嫩茎、嫩叶、花穗,做好荔枝蒂蛀虫的防治工作将直接决定荔枝的收成和一年的收入。因此,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是荔枝害虫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荔枝蒂蛀虫

【危害特点】

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一种蛾类害虫,其一生必须经过卵、初孵幼虫、入果幼虫、预蛹、蛹和成蛾6个阶段,缺一不可。在果实子叶生长期,蒂蛀虫会加重荔枝落果,导致产量剧减,在果实成熟采收期,蒂蛀虫可造成荔枝果蒂带虫,使果实品质尽失。在蒂蛀虫的6个发育阶段中,入果幼虫是防治不了的,此时其虫体位于荔枝果实内部,防治措施很难接触到虫体。卵和蛹也是防治不了的,它们的抗逆性很强,就算直接浸泡在农药中也很难被杀死。预蛹也很难防治,虽然其虫体还保持着幼虫状态,但外部却包裹着一层虫茧,农药药液很难接触到虫体。

【防治措施】

1)荔枝谢花蜜蜂回收之后,使用氯氰菊酯、三唑磷乳油对树冠内膛枝条和果穗喷雾,10~15天后用毒死蜱再喷1次。

2)荔枝中期落果时预测成蛾高峰期。捡落果放入塑料袋中,扎口,收集虫茧30头,将其放于透明塑料筒,用纱布封口后挂在荔枝树冠下,待虫茧羽化为成蛾。当筒中的成蛾数量累计达到10头时,即喷药适期。可用氯氰菊酯、毒死蜱乳油喷雾。10天后,观察树冠内膛枝条上的蒂蛀虫成蛾数量,当虫量达到0.3头/株或以上时,再喷药1次。

3)在荔枝进入果实膨大期之前,施药1次。用毒死蜱、氯氰菊酯(再加入灭幼脲)、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对树冠内膛枝条和果穗喷雾。之后每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2~3次,主要对果实喷雾,采收前15天停止施用任何农药。

以上就是荔枝蒂蛀虫的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