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南美斑潜蝇的特征和白菜南美斑潜蝇的防治!

2019/8/19 1988.TV病虫害图谱

【白菜南美斑潜蝇寄主】:有豆类的菜豆、豇豆、扁豆、蚕豆、豌豆、大豆、花生,葫芦科的黄瓜、丝瓜、南瓜、苦瓜、西葫芦等,以及菊科、十字花科、马铃薯、小麦、大麦、芹菜、菠菜、香石竹等花卉和药用植物及烟草等19科84种植物。与美洲斑潜蝇不同,该虫严重为害芹菜,一般不为害或很少为害茄科的番茄、辣椒和茄子等。

南美斑潜蝇3

【白菜南美斑潜蝇为害特点】:成虫用产卵器把卵产在叶中,孵化后的幼虫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嗜食中肋、叶脉,食叶成透明空斑,造成幼苗枯死,破坏性极大。该虫幼虫常沿叶脉形成潜道,幼虫还取食叶片下层的海绵组织,从叶面看潜道常不完整,别于美洲斑潜蝇。

成虫用产卵器把卵产在叶中,孵化后的幼虫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嗜食中肋、叶脉,食叶成透明空斑,造成幼苗枯死,破坏性极大。该虫幼虫常沿叶脉形成潜道,幼虫还取食叶片下层的海绵组织,从叶面看潜道常不完整,初期呈蛇形隧道,但后期形成虫斑,别于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取食时造成伤斑,使植物叶片的叶绿素细胞和叶片组织受到破坏,受害严重时,叶片失绿变成白色

【白菜南美斑潜蝇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25毫米。中室较大,M3+4末端长为前端长的2~2.5倍,此为与美洲斑潜蝇相区别的主要特征。额明显突出于眼,橙黄色,上眶稍暗,内外顶鬃着生处暗色,上眶鬃2对,下眶鬃2对,颊长为眼高的1/3,中胸背板黑色稍亮。后角具黄斑,背中鬃2十1,中鬃散生呈不规则4行,中侧片下方1/2~3/4部分甚至大部分黑色,仅上方黄色。足基节黄色具黑纹,腿节基本黄色但具黑色条纹直到几乎全黑色,胫节、跗节棕黑色。

幼虫:低龄时体白色,高龄后头部及胸部前端黄色,体大部为白色,后气门突具6~9个气孔开口。

蛹:初期呈黄色,逐渐加深直至呈深褐色,比美洲斑潜蝇颜色深且体形大。后气门突起与幼虫相似。

【白菜南美斑潜蝇发生规律】: 南美斑潜蝇在国内发生代数不详。据国外报道此虫适温为22℃,在云南滇中地区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此间平均温度为11~16℃,***高不超过20℃,有利于该虫的发生。5月气温升至30℃以上时,虫口密度下降,6~8月雨季虫量也较低,12月至下年1月,月平均温度在7.5~8℃,***低温度为1.4~2.6℃时,该虫也能活动为害。滇北元谋一带年平均气温27.8℃,11月至翌年3月上中旬,此间平均温度为17.6—21.8℃,***高气温低于30℃有利于其发生。3月中下旬后,当气温升至35℃以上时,虫量迅速下降,4月后进入炎夏高温多雨季节田间虫量很少,直至9月气温降低,虫量逐渐回升。此外田间发生量与栽培作物情况有关。

南美斑潜蝇的成虫主要在白天活动,通过黄板诱集,从早8时至晚8时的诱虫量是全天总虫量的75%;而在白天,成虫则以8:00~10:00时和16:00~18:00时***为活跃,因而喷药防治***好选择在上午活跃时进行。

【白菜南美斑潜蝇防治方法】:

1、 严格检疫:

防止该虫向其他省市蔓延。

2、控制虫源:

在温室或棚室中,豆类蔬菜应与南美斑潜蝇不喜食的寄主植物,如辣椒、番茄、茄子等间作,一定不要与芹菜、茼蒿、瓜类间作。在露地豆类蔬菜种植区,周围不应有芹菜或瓜类。

3、喷药防治:

在发生的早期应使用消灭幼虫的药剂,常用的药剂有20%杀虫双水剂800倍液、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1%甲维盐乳油4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消灭成虫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10%氯氰菊酯或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喷药时一定仔细,使每一叶片均着药。

4、诱杀成虫:

在温室或大棚中,可采用灭蝇纸诱杀,在成虫发生始盛期至末期,每667m2设置15个诱杀点,每点放置1张诱蝇纸,每3~4天更换一次。也可使用斑潜蝇诱杀卡,使用时,将诱杀卡揭开,挂在成虫数量多的地方,每15天更换一次。也可采用黄板诱杀法消灭成虫,在室内设置黄色诱虫板(带)(可用胶合板、塑料薄膜制成),涂橙皮黄色,并抹10或11号机油,挂在行间1.5米高处,有明显的诱虫效果。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