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和杨梅褐斑病的防治!

2019/5/21 1988.TV病虫害图谱

杨梅褐斑病,是一种危害杨梅由引起的病变。

杨梅褐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在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子囊果。当叶片上有较多病斑时,病叶就干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落光,仅剩秃枝,直接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杨梅褐斑病病原

据方华生等研究认为,该病菌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的引起的,学名是Mycosphacrcalla myricac Saw.,病菌的子囊果埋在表皮下,孔口突出在表皮外,球形或扁球形,直径是60~80微米,孔口直径约7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它在子囊内排成两行,无色、双胞,长椭圆形,成熟时上胞钝圆稍宽,下胞稍尖,分隔处稍狭缩,大小为17~22微米×4.3~4.8微米。

杨梅褐斑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果在落叶或树上的病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至5月初,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成熟,下雨后释放出来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子囊果散发子囊孢子的时间较长,从5月中旬到6月下旬,在病叶中均可查到子囊孢子。该病菌侵入叶片组织后,潜伏期可达3~4个月,在7~8月高温干旱时停止蔓延,8月下旬出现新病斑,9~10月病情加剧,并开始大量落叶。该病一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该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无性孢子,但在PDA培养基上很容易产生。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直径50~70微米,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单孢,大小为7.3微米×9.6微米×3~5微米。

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与调查,认为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①与5~6月雨水多少密切相关,雨水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

②在土壤瘠薄、缺少有机质的情况下,树势衰弱,容易发病。

③在排水良好的沙砾土或阳光充足的杨梅园发病较轻。

杨梅褐斑病防治方法

①春季剪除枯枝,扫除落叶,减少病害传染源。

②新栽杨梅尽量选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山地,培育管理中注意多施有机肥及钾肥。

③药剂保护与防治。据原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认为5月下旬、果实采后各喷药1次,前者以1:2:200的波尔多液,后者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为宜。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