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治小麦胞囊线虫病?

2014/3/14 1988.TV病虫害图谱

小麦胞囊线虫病近年来危害我市小麦的一种新病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地块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威胁极大。我市自2003年11月在禹州市火龙乡马寨村55亩麦田发现该病害以来,由于虫源不断积累、传播,近几年危害呈面积不断扩大、程度逐年加重趋势。2004年在禹州褚河、小吕、范坡、火龙、方岗等乡镇发生面积5000亩以上;2005年禹州市约有1.5万亩因小麦胞囊线虫病危害造成严重减产,严重地块每亩仅收67.5公斤;2006年禹州市发生面积1.3万亩,严重地块病株率达90%以上;2007年5月中旬,我市植保部门对全市六个县(市、区)开展小麦胞囊线虫病普查,结果发现六个县(市、区)均有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病害分布面积占普查面积的62.8%,预计全市该病分布面积186.9万亩,重发区主要集中在禹州市、长葛市和许昌县部分乡镇。

小麦胞囊线虫病寄生危害小麦根部,病害症状表现在地上部分,典型的症状是植株矮化,叶片发黄,苗子瘦弱,类似缺肥症。发病初期麦苗中下部叶片发黄,而后由下向上发展,叶片逐渐发黄,枯死。该病害在田间分布不均匀,常成团发生,主要在小麦的苗期、返青拔节期、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受害轻的在拔节期症状明朗化,受害重的在小麦4叶期即出现黄叶。苗期受害小麦幼苗矮黄,地下部根系分叉,多而短,丝结成乱麻状;返青拔节期病株生长势弱,明显矮于健株,根部有大量根结;灌浆期小麦群体常现绿中加黄,高矮相间的山丘状,根部可见大量线虫白色胞囊(大小如针尖),成穗少、穗小粒少,产量低。小麦胞囊线虫病

小麦胞囊线虫病由于今年小麦出土后天气凉爽而土壤湿润,有利于小麦胞囊线虫病幼虫孵化侵染,小麦胞囊线虫病已在许昌县和禹州市部分麦田造成严重危害。据近期初步调查,以麦播期土壤墒情较好的许昌县部分乡镇发病较为严重,其中在河街乡白兔寺村、北岸村部分危害严重麦田已造成小麦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给当地农户造成了较大损失。在此建议广大干群高度重视,立即开展普查,及时开展防治,控制其进一步危害和扩展蔓延。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