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小灰蝶

荔枝小灰蝶,鳞翅目灰蝶科(Lycaenidae)玳灰蝶属。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以幼虫蛀害荔枝果核,偶尔也食害龙眼果核。被害果常不脱落,蛀孔口多朝向地面,孔口较大,近圆形,除1龄幼虫有时在孔口有少许虫粪外,一般果核蛀道和孔口无虫粪。

荔枝小灰蝶形态特征

成虫

中型蝶类,触角棍棒状,黑褐色,鞭节各节间有一环白色的鳞毛,棒状节末端黄白色。后翅有细小的尾状空,长6-8毫米。臀角内侧有一圆形突,圆突中央为一黑色点,周围黄色,外圈黑褐色。腹部背面红色,腹面

灰白色。

雌雄异型。雌体长12-17毫米,翅展29-42毫米,前、后翅灰褐色,但反翅后缘灰白色。雄体长14-16毫米,翅展36-41毫米。前翅基部红色,前缘和外缘具一条黑褐色带;后翅基部和前缘黑色,其余为红色。[1]

近球形,底平,顶部中央微凹,长0。55毫米,宽0。8毫米,卵表面具多角形的刻纹。

幼虫

体粗短,扁圆筒形,末龄幼虫体长16-20毫米,紫灰黄色,背面色较深。头小,常缩入胸部,取食时伸出;后胸和腹部第1、2、6节灰黑色,后端斜截,胸、腹足短且隐蔽。

圆筒形,粗短,体长13-16毫米。背面紫黑色,有褐斑和棕黄色短毛。腹面淡黄色。

荔枝小灰蝶生活习性

此虫在华南地区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树干表皮裂缝或洞穴内越冬。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害荔枝果实。幼虫历期14-16天,预蛹历期2-3天,蛹历期7-11天。成虫昼出,第2、3代成虫产卵在龙眼果蒂基部,卵受害较重。幼虫一般从果实中部蛀入,取食果核,每一头幼虫一生可蛀害2-3个果实,夜间转果为害。当果实长大至果肉包满果核,极少受其侵害。被害果一般不脱落。

幼虫老熟爬离害果,在树干皮层裂缝等隐蔽处化蛹,福建省福州地区年发生3代,5至6月代幼虫为害荔枝果实,第二、三代幼虫转害龙眼果实,盛发于6至7月。福建闽南年发生4代,幼虫蛀食果核,1只幼虫食害2至3个以至10多个果实。幼虫夜出转果为害,老熟幼虫在树干缝中化蛹。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