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茎枯病

豇豆茎枯病由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phaseoli)侵染所致,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田间识别本病主要为茎部,发生局部褐色干枯,斑面密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器),病茎上端枝叶凋萎枯死。发病原因病菌主要随病残体遗留在地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反溅或风雨传播,侵染茎部,病菌多从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发病较多。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柄、茎蔓和近地面的茎基部,苗期染病,幼苗茎基部变褐、萎蔫或枯死;成株染病先生黑褐色梭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中央灰色,病健部分界不明显,病斑长约1厘米,宽0.3厘米,后期病部变为黑色不规则形斑,病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病部绕茎1周后,致茎部以上枝叶枯死,豆角干瘪,后期病部密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有时可见黑色菌核。

病原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器暗褐色球形,初埋生、分散,直径89~275微米;产孢细胞葫芦形,无色,大小5~13×4~6微米;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圆柱形或纺锤形,大小16~32×5~10微米;菌核黑色,坚硬,直径5~100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孢子萌发进行初侵染,引起幼苗或成株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田间高温多湿、地势低洼及土壤湿度大利于该病发生。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