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灰霉病

灰霉病在南瓜、西葫芦上发生比较严重。病菌寄主范围广,除危害瓜类外,还危害茄子、番茄、菜豆、葱和韭菜等蔬菜作物。

一、南瓜灰霉病发病症状

病菌从开败的花部浸入,使花腐败凋萎。雌花受害后,花瓣呈水浸状腐烂,继而向幼瓜脐部发展。幼瓜感病后,脐部初呈水浸状,幼瓜迅速变软,表面初生灰白色菌丝,后密生灰褐色霉层,导致果实萎缩腐烂。轻者烂去果尖,重者整果烂掉。较大的病瓜生长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褐色颗粒状菌核。脱落的烂花和幼瓜附着在叶面,可引起叶片发病,叶上产生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枯斑,中央褐色,有轮纹,表面有灰色粉状霉。烂花烂果脱落附着在茎蔓上,可引起茎蔓发病,病部灰白色,上有灰色霉层(菌丝)着生,严重时,病斑可环绕1圈变褐、腐烂,使病斑以上叶蔓萎蔫枯死。

二、南瓜灰霉病病原物

灰霉病菌有性态为富氏葡萄孢盘菌,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孢盘菌属。无性态为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病菌分生孢子梗细长,灰黑色,大小960-1200μm×16-22μm,不规则树状分枝,分枝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其上着生许多小梗,小梗上着生分生孢子,形似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8-14μm×6-9μm,孢子集生呈灰色。菌核褐色,形状不规则,大小2-4mm×1-3mm。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

三、南瓜灰霉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较耐干旱,能在病残体上存活4~5个月。由于该病菌寄主多,其他寄主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成为菌源。第2年气候适宜,该病菌在田间靠气流、风雨、灌溉及农事操作等传播。病菌易从植株的伤口、萎蔫的花瓣、衰弱和枯死的组织侵入。病果、病叶和病花等部位产生的分生孢子在田间可重复侵染。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2~4℃,适温度为10~22℃,24℃以上不利于病害发展,30℃以上高温抑制病害发展。病菌孢子萌发和侵染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94%~对病害发生适宜。植株表面有水滴或水膜有利于病害发生。病菌在适温条件下,浇水多、结露时间长及光照不足时发病重。北方春季阴雨天多,气温偏低时易发病。南方3月中旬以后,当气温在10-15℃和多雨时病害发展迅速。

免费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