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豹纹病

高粱豹纹病,别名:轮纹病,病原中文名:高粱胶尾孢菌,病原拉丁学名:GloeocercosporasorghiD.Bain.etEdgerton,。属半知菌亚门。寄主高粱。危害流行年份可引起大片高粱早期枯死。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

高粱豹纹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初生小型红褐色水浸状斑点,后沿与叶脉平行方向扩展呈同心轮纹状,颜色转为黄褐色至深红色。发生在叶缘的,病斑呈半椭圆形,大小不定,有多圈明显的轮纹,但有的品种不生轮纹。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红色或紫色的粘稠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及黑色菌核。严重时病斑融合呈豹纹状,致叶片枯死。

高粱豹纹病-病原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多根,单生,无色,具隔膜0~2个,大小6~20×1.5~2.5(μm);分生孢子生在成团的橙红色粘质基物里,线形,无色,顶端略尖,具不明显的隔膜4~8个,大小32~112×3~4(μm)。该病7月发生,多雨年份扩展迅速,分布普遍。

高粱豹纹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种子或病残体越冬。翌年田间发病后,苗期发病可造成死苗。成株期发病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不断蔓延扩展或引起流行。高粱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多雨的年份或低洼高湿田块普遍发生,致叶片提早干枯死亡。北方高粱产区豹纹病发生早的,7~8月份气温偏低、雨量偏多可流行为害,导致大片高粱早期枯死。

高粱豹纹病-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进行深翻,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以减少初侵染源。

(2)实行大面积轮作,施足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粱配方施肥技术,在第三次中耕除草时追施硝酸铵等,做到后期不脱肥,增强抗病力。

(3)选用和推广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

(4)药剂处理种子用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粉剂或50%拌种双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苗期种子传染的豹纹病及北方豹纹病。

(5)该病流行年份或个别感病田,从孕穗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免费加群